免费试用
解决方案 舆情学院

餐饮舆情:舆论如何看待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

发布时间:
2025-09-12 15:46 作者:MsTang 浏览次数:49分类: 热点舆情

近日,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因吐槽西贝莜面村菜品 “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高”,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饭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迅速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围绕 “预制菜定义”“消费者知情权”“餐饮企业成本与透明化” 的争议持续发酵。

西贝方面以 “否认使用预制菜”“计划起诉罗永浩”“开放后厨” 等举措回应,双方博弈推动舆情升温。

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预制菜行业标准与大众认知的核心冲突,也折射出消费者对餐饮透明化的迫切需求,成为观察当下餐饮行业舆情生态与消费诉求的典型案例。

一、事件概述

事件起因

2025年9月10日16:55,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在某一社交平台上发文吐槽西贝莜面村,称 “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舆论发酵

罗永浩的博文迅速引发热议,“西贝回应被吐槽是预制菜”成为热议话题。网友分为两派:支持罗永浩者认为 “预制菜高价不透明”,反对者则质疑其 “夸大事实”。

核心争议:预制菜行业标准与大众认知冲突

事件暴露消费者与商家对“预制菜”定义的分歧。西贝强调其菜品属于中央厨房预加工(如净菜处理、羊排切割),最终烹饪在门店完成,符合国家2024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 “预制菜需为成品”的定义。但罗永浩及部分消费者认为,只要非现切现炒即为预制菜,要求商家明确标注。

相关方回应与行动

1)罗永浩方面

持续发声与证据博弈

在本报告统计时间内,罗永浩连续发布近30条相关动态。

曾多次反驳西贝,称其菜品“有隔夜重烤味”“全是温的”,并质疑“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他强调:“从市场经济角度,重要的是知情权”,并表示“即使西贝打赢官司,真相也会在过程中泄露”。

 

悬赏与技术求助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法律证据(公众号半佛仙人截图),网友追加2万元。

他还向食品专家求助,希望找到检测食物烹制时间的设备。

2)西贝方面

法律反击与商誉维护

创始人贾国龙在9月11日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称按国家规定,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连用三个“一定”强调将起诉罗永浩,称其言论“伤害品牌商誉”,“超出了普通消费者行为”。

西贝复盘监控发现,罗永浩一行5人点15道菜(消费830元),仅烤鱼和羊排未吃完,临走时对服务员表示“挺好,结账时还累积了会员积分。

透明化举措

开放后厨:9月12日起,西贝全国370家门店允许消费者参观后厨,查看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但需出示健康证明或登记身份。

推出罗永浩菜单:公开罗永浩当日所点13道菜(如草原嫩烤羊排、葱香烤鱼),价格从663元到785元不等,承诺 “不好吃不要钱”。9月12日,记者走访西贝线下门店,工作人员介绍称,今日确实已上架“罗永浩菜单”,但称呼罗永浩比较敏感,可以跟服务员说点“老罗菜单”就可以。

定义澄清:贾国龙强调 “预加工≠预制菜”,西贝仅使用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和半成品,最终烹饪在门店完成。

正式声明

9月12日15:02,西贝在官博上发布了“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

我们首先感谢罗永浩前来西贝就餐,并为西贝提出意见、建议。
但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罗永浩对西贝的不实指责及不当用语,我们坚决反对,绝不姑息。

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针对所涉菜品在门店端的实际制作方式,我们现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正式向全社会公布。

其他方发声

有博主提供疑似西贝中央厨房 “小牛焖饭牛肉包” 包装袋照片,但未被官方证实。

中国蓝新闻做的探访西贝门店的直播画面显示,后厨拿出了冻品包装。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连锁餐饮使用预制菜是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但需平衡消费者知情权。

9月12日,胖东来CEO于东来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二、舆情趋势

根据识微商情舆情分析系统(<<<点击免费试用)显示,2025年9月10日16时至2025年9月12日14时,有关“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的舆情热度约为216,268。

通过观察趋势可知,舆情热度于9月11日明显上升,当日多家媒体发布采访贾国龙新闻稿;舆情于12日11时达到最高峰。

该时段内,有关“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约占57.2%,其次为新闻APP(约占20.6%),短视频(约占20.3%)。

该时段内,有关“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的舆情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占56.1%;其次为负面舆情,占29.5%。正面舆情较少,占14.4%。

该段时间内,有关“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的舆情信息以评论为主,占70.3%;其次为原帖,占18.5%;转发较少,占11.2%。

 

三、舆论分析

(1)正面信息概要

让人放心可口的就餐体验: 用户称赞西贝是让人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家长敢带小孩来西贝吃饭,认为这里干净放心。

积极应对质疑的服务态度: 西贝老板面对罗永浩的差评,立马表明自家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还表示要开放厨房供大家参观,能接受大家的意见。

优质的服务体验: 西贝针对大人和小孩有不同的服务,大人去就餐会和顾客玩游戏并故意输,然后送羊肉串;小孩去就餐会送玩具、蜡笔和纸。

预制菜的技术优势: 西贝已获预制食品相关专利授权,如一种豆腐预制食品的包装设备能优化封装流程,防止破碎并锁住水分。

明厨带来的信任: 西贝是明厨,当地做餐饮的都拿西贝当样板。

(2)负面信息概要

西贝预制菜未明示,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消费者在西贝就餐时,不清楚所点菜品是否为预制菜,感觉被蒙在鼓里,有被欺骗的感觉,无法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消费预制菜。

西贝菜品价格贵,性价比低: 消费者认为西贝菜品价格过高,与菜品的质量、分量不匹配,花费较高的价格却无法获得相应的就餐体验,甚至出现一家人花费几百元还吃不饱的情况。

西贝预制菜口味差,影响就餐体验: 消费者反馈西贝预制菜从口味到营养都不行,热不透、味道不对,与现炒菜品相差甚远,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期望。

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概念模糊: 预制菜的定义和标准不明确,导致消费者和商家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分歧,西贝坚称自己不是预制菜,但消费者普遍认为其菜品属于预制菜,引发争议。

西贝老板回应方式不当,引发消费者反感: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面对罗永浩的吐槽时,反应激烈,不仅全盘否认预制菜指控,还宣布起诉罗永浩,这种强硬的回应方式让消费者觉得西贝不尊重消费者的意见,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西贝的不满。


干货推荐:

负面舆情危机高发行业研究报告(可下载)

企业负面舆情危机管理流程方案指南(可下载)

2024优秀成功的经典公关案例及分析(可下载)

教科书式公关声明怎么写?—公关声明研究报告(可下载)

【识微商情系统】支持全网舆情监测与分析、口碑查询、营销效果分析等功能,点击免费试用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tel-image

首页

product

产品介绍

company

公司介绍

te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