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管言行引发危机:企业如何“止损”?
高管作为企业“门面”,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舆论地震:
常见危机类型:经济犯罪(例如受贿)、道德争议(例如桃色新闻)、不当言论(例如徽州宴老板娘发表的“狗比人贵”言论)。2024年,俞敏洪因发表“东方甄选乱七八糟”的言论,导致公司股价暴跌43亿港元,经过随后的道歉,股价才得以稳定并开始回升。
连锁反应:徽州宴事件中,高管言行不仅引发抵制,还被深挖税务问题,导致二次危机。
应对原则:高管需接受舆情培训。例如,格力电器董明珠通过公开演讲传递正面信息,提升品牌信任度。
深层启示:企业需建立“高管言行风控机制”。例如,清华大学研究显示,CEO在社交平台的活跃程度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过度发声可能引发市场误判。
在处理危机时,公司和公众人物的反应速度和方式至关重要。快速而诚恳的道歉可以缓解公众的不满情绪,有助于修复受损的形象。然而,如果处理不当,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害。因此,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任何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