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
解决方案 舆情学院

舆评 | 马蜂窝数据造假

发布时间:
2018-10-22 16:00 作者:识微科技 浏览次数:7635分类: 热点舆情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周末,马蜂窝“火了”!

公众号“小声比比”发布的一篇题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10万+流量网络报道被流传,该报道指出,马蜂窝最为核心的2100万“真实点评”里面有1800万条是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

——事件脉络——



@RemMT:抽奖怎么说?都是机器人中奖[挖鼻]一个人还连续中奖12次。

@苏眉Lios:查也不查 什么证据都没有就说别人是歪曲事实 抹黑你们,别人可是做了很多的对比图,有理有据。

@神仙小土豆:我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喜欢看你们的游记,唉,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唐人立一个人走世界:2011年加入马蜂窝,写过二十几篇游记,认识了很多靠谱有爱的小伙伴,也看着马蜂窝一天天成长,树大必然招风,我相信对于马蜂窝的恶意评价不会影响到真正热爱马蜂窝的用户!

@--Moonlight:作为马蜂窝的多年资深用户及几十万字作者,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个人对马蜂窝的评价是很高的,特别是游记这一块,从最开始出行前查询攻略,到后来慢慢认识了很多无论是文字功底还是摄影技术俱佳的大咖们,对于我自己的文字磨练也是一种提升。还是希望不忘初心吧,继续前行,对于抄袭等内容也要绝不姑息。

@Being要吃胡萝卜:在马蜂窝花了不少心血,对于写了11篇游记的我来说,除了在马蜂窝我也会在大众点评或者携程等进行相同的点评,总不能让我把一个地方的内容写成三个不一样的文字在分别点评吧?!蜂蜂的机器人自动匹配也只是会把自己的游记中的容匹配到相应的点评里,真的没有抄袭别家,支持马蜂窝!祝维权成功。

@sili_不听不看不说:不管你数据假不假,我就知道在蚂蜂窝上 十一这一趟提前两个多月在蚂蜂窝上订了酒店,龙脊一个客栈不干了,留一个空壳,为了我们先开的门,然而没有营业执照等相关;在阳朔一间客栈已经关门好久了,门面名字都换了,蚂蜂窝也没有及时审核客栈性质,仍然在上面出售酒店房间,这个真的需要你们好好整改了。

——情感分析——

来源:识微口碑

由上图可以看出,关注此舆情的网友中,负面情绪占据了95.5%的比例,普遍认为“数据造假欺骗消费者”,“坑多”,“造假见怪不怪”,“捅翻了马蜂窝”;有2.4%的网友表示“支持,相信马蜂窝”;剩余2.1%的网友持中立观望态度。

@三浪大虾:自己懒得编去抄?

@修心修行修正果:偶然了1800万次?

@Observer老海:只有消费者才能教育他们——坚决删除造假的网站。。

@沉默的三十三天:就是僵尸粉呗。

@Observer老海:“在马蜂窝的股东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大牌投资机构。你们说他们知不知道马蜂窝评论的事情呢?我想答案是很清楚的。为了商业利益,有些东西被他们放下了。为了商业利益,企业和投资机构都可以没有底线——其实这就是当下中国商业社会的真实写照。”

@逸逸今天有猫了吗:我不论淘宝还是携程马蜂窝 都只看差评。

@李仔仔2017:数据抄袭,营造一种高用户量、高反馈率、体验好的假象。盗版书也是书,对不对?

@Yeah_张小柒:这下子马蜂窝真的火了。

@体健貌端心宽:得罪程序员的下场。

@L_洋洋洋:哈哈哈 这个参赛题目 可以叫捅马蜂窝。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8299196  邮箱:zhangming[at]civiw.com  负责人:张明)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zhangming@civiw.com,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tel-image

首页

product

产品介绍

company

公司介绍

tel

联系我们